返回

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9章 资本的流向
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
  

“债券?何为债券?”户部尚书赵德芳捻着胡须,满脸困惑。

朱雄英示意沈万安解释。

“赵大人,所谓债券,可以理解为朝廷向民间借钱时,立下的一张借据。”沈万安解释得通俗易懂,“百姓、商贾,凡大明子民,皆可购买。比如,您花一百两银子买一张债券,这张‘借据’上便会写明,朝廷在五年后,不仅会还您一百两本金,还会额外支付您二十两的‘利钱’。本息皆由皇家银行作保,以未来运河、驰道的税收作为抵押。信誉,牢不可破。”

此言一出,满室皆惊。

向老百姓借钱搞建设?还给利息?自古以来,只有朝廷向民间征税、摊派,何曾有过反过来向民间借钱,还毕恭毕敬付利息的道理?

“殿下,此举……恐有损国体啊!”一位老成持重的侍郎忧心忡忡地说道,“朝廷乃天子之朝廷,富有四海,怎能屈尊向贩夫走卒借贷?”

“错!”朱雄英断然驳斥,“国,非君王一人之国,乃天下万民之国!让万民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,让他们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,这非但无损国体,反而能将君、臣、民的心,通过这小小的债券,前所未有地凝聚在一起!”

“这不仅是在筹钱,更是在汇聚人心!”

朱雄英的话,掷地有声,让所有反对的声音都弱了下去。

计划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执行。

应天府,大明皇家银行分行。

昔日门可罗雀的“产业转型扶助贷款”柜台前,如今排起了长队。王铁锤站在队伍里,心情复杂。他最终还是来了,不是为自己,是为了跟着他十几年、如今饭都吃不上的徒弟李狗子。

轮到他时,他局促地将自己那双满是老茧和铁屑的手在身上擦了又擦。接待他的,是一位穿着银行制服、戴着琉璃眼镜的年轻办事员。

“王师傅,您的手艺,我们早有耳闻。”办事员非但没有嫌弃,反而十分尊敬,“根据您的‘合作社’申请,您联合了周边五家铁匠铺,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一千两白银的五年期低息贷款。”

“一……一千两?”王铁锤吓了一跳。

“是的。”办事员推了推眼镜,递过一份计划书,“但这笔钱,我们建议您这样使用:三百两,用于统一采购山西的优质焦炭和湖广的精铁,成本能比您自己买低三成;三百两,用于购置两台小型的水力锻锤和一台钻床,我们技术员会上门安装指导;两百两,作为您和徒弟们的生活周转金;最后两百两,我们建议您开办一个‘补习班’,专门培训那些从军器总局买来新式农具的农户,教他们如何保养和维修。这可是一门长久的生意。”

王铁锤愣愣地听着,他这辈子都没想过,打铁还能有这么多门道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借钱了,这简直是手把手地在教他如何重生!

山西,太原府。

煤老板张万三最近很得意,他囤积的数万吨煤炭,价格一天一个样。正当他准备待价而沽,狠狠敲应天府一笔时,一个消息让他如遭雷击。

大明皇家银行的采购站,开始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,无限量抛售储备煤!那些之前哭着喊着求他卖煤的商人,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张万三的煤,瞬间无人问津。

恐慌之下,他不得不降价抛售,却发现银行的卖出价,总比他低那么一点点。短短三天,煤价便被硬生生砸回了年初的水平。张万三亏得血本无归,而那些真正需要用煤的作坊和百姓,却都买到了平价煤。

同样的场景,在湖广的铁市、四川的硫磺产地,同步上演。皇家银行这只看不见的巨手,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它调控市场的恐怖力量。资本的洪流,在它的引导下,开始冲刷旧有的秩序,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。

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:(m.ququge.com)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